牛顿奠定了几百年来科学的尤其是物理,数学,天文等学科的基础,为各个学科发展提供了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
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出生于英国林肯郡伍尔索普村,毕业于剑桥大学,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自然哲学家,被誉为“近代物理学之父”。
1665年,发现了广义二项式定理,发展成一套新的数学理论,也就是后来的微积分学。1669年,被授予卢卡斯数学教授席位。1687年,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阐述了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力学和天文学的基础,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1689年,当选为国会议员。1689年-1701年,是皇家科学院的成员。1703年,成为皇家学会会长,同时也是法国科学院的会员。1705年,被安妮女王封为爵士。
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定律为太阳中心学说提供了强而有力的理论支持,并推动了科学革命。1727年3月31日,逝世。
谁是现代科学之父
牛顿,发明反射式望远镜和光的色散原理,被誉为“近代物理学之父”。
牛顿在1687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定律》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