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部志怪小说《搜神记》,上承《山海经》下启《聊斋志异》
魏晋志怪小说作为文言小说的发展阶段,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它的蓬勃发展也为唐传奇和文言章回小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志怪小说是中国小说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在文学价值方面,魏晋志怪小说较之以往的记录,增强了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和丰富性,并且开始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来提高叙事的艺术性。更重要的是为以后的文艺创作提供了素材,特别是给后世文学艺术以深远影响。比如唐代传奇是在魏晋志怪小说的基础上,吸收其在文学艺术上的营养发展而来的。沈式长既济的《枕中记》,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就渊源于刘义庆《幽明录》中的《焦湖庙祝》以及《搜神记》中“卢汾梦入蚁穴”的故事。
第一部志怪小说是
我国第一部长篇志怪小说应该是《搜神记》。作者是东晋文学家,史学家干宝。干宝(280-336),字令升,汝南郡新蔡县(今河南省新蔡县)人。东晋时期大臣,文学家、史学家,除《搜神记》外,还参与编修《晋纪》。
干宝博览群书,起家盐官州别驾。历任山阴县令、始安太守、司徒(王导)右长史,累迁散骑常侍、著作郎。咸康二年(336),干宝去世,时年五十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