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种子处理:在播种前3~4天,将种子用50~55热水浸种15分钟后浸泡12~24小时,置于25℃左右温暖地方催芽,催芽期间每天用清水投洗1次。若是新种子要提前置于0~5℃的低温处理,7天左右打破休眠。
2、播种选择:春季保护地栽培一般在3月下旬或4月份用温床播种育苗:春季露地栽培,在4月中旬温床播种育苗春季露地直播栽培,在5月上旬扣小拱棚或地膜播种,夏、秋栽培,可冷床或露地分批分期开播种,7~10天一个播期。
3、播种方法:可视栽培方式(直播或育苗移植)采用撒播栽培或条播,撒播每公顷种量为60~70千克,条播按行距10厘米左右播种,每公顷用种量30~37.5千克,早春苗床育苗播种要用药土覆盖,防止发生猝死病。育苗苗龄以20~0天为宜,3~4片真叶为定植适期。
二、种子种植方法
1、整地施肥
播种前施足腐熟基肥,每亩1500--2000千克,另加磷酸二铵20--25千克,均匀撒在田内,翻耕耙平做成平畦。
2、播种
种植主要采取撒播或条播,播种后覆土1厘米左右,耙平镇压。春播一般在3--4月间,秋种在8--9月间,冬种在11~--2月间。小叶品种适于密植,用种量大,每亩2--2.50千克大叶种侧枝多,开展度大,用种量小,每亩1千克左右。
3、田间管理
(1)、温度。生长适温17--20℃,早春播种天气还比较冷凉,并伴有倒春寒现象,因此播种后需要在畦面上覆盖地膜或旧棚膜,四周用土压实,防寒保温,待天气转暖,幼苗出土顶膜前揭开薄膜。保护地种植超过25℃时要打开通风口放风。
(2)、间苗除草。当小苗长到10厘米左右时,小叶种按株、行距3--5厘米见方间拔,大叶种按20厘米左右见方间拔,同时铲除杂草。
(3)、浇水施肥 幼苗出土后开始浇水,浇水时间和次数要灵活掌握,以保持土壤湿润为标准。每次采收前10--15天追施1次速效性氮肥,每亩施硝酸钾15千克,尿素8千克左右。
(4)、病虫害防治。防治病虫害主要从农业防治入手,要合理施肥浇水,避免忽大忽小温度管理不忽高忽低,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植株健康生长,减少病虫危害和农药施用,维护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