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有什么的风俗 重阳节起源什么时候

更新时间:02-08 综合 由 小瓶盖 分享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过节时间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那么重阳节有什么的风俗呢?重阳节的风俗有晒秋、享宴祈寿、放纸鸢、登高、办九皇会、吃重阳糕、祭祖、赏菊、饮菊花酒、辞青、佩戴茱萸等。下面小编将为大家介绍具体的重阳节习俗。

重阳节的风俗

1、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活动,在古代农村,到了重阳节这天,人们会把农作物挂在自家房屋前后、窗台、房顶或是架子上晾晒,久而久之成为了重阳节的一大风俗。

2、享宴祈寿相当于摆敬老宴,这一节日源于庆丰收祭祀宴,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在祭天祭祖的基础上加入了求长寿及饮宴,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3、放纸鸢即放风筝,是南方过重阳节的重要习俗之一,在光绪《惠州府志》中就记载了这一民俗活动,重阳节放纸鸢寓意将晦气都放走,让其高飞远离,带有祈福的含义。

4、重阳节也叫登高节,登高是重阳节最具特征的一大民俗活动,源于古人对山岳的崇拜,古人认为地势越高、清气越聚集,所以重阳这天登高是祈求长寿的最佳时机。

重阳节起源于什么时候

以上就是对重阳节有什么的风俗的介绍,重阳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据专家考证,上古时代人们有在秋季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以表示对天帝、祖先的感谢,此为重阳节存在的原始形式。

声明:关于《重阳节有什么的风俗 重阳节起源什么时候》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all/15_118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