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出自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只説一箇知,已自有行在只説一箇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説一箇知,又説一箇行者,只爲世間有一種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箇冥行妄作,所以必説箇知,方纔行得……某今説箇知行合一。””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合一,合而为一,合成一体。
知行合一的出处
出自王阳明《传习录》
辩证说明“知行合一”理论。意思是:认识深刻并且能够很好落实才是真正的行动,行动过程中只有明觉、精察,才能认为认识深刻。 
知行合一的出处
知行合一出自王阳明《传习录》上卷5:是亦察之尚有未精。然就如吾子之说,则知行之为合一并进,亦自断无可疑矣。
其白话翻译是:这种说法也是省察不够精确。但是,即使如你所说的那样,知行合一的主张,也肯定断然不可怀疑了。
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的哲学理论,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知是指内心的觉知,对事物的认识,行是指人的实际行为。它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认知实践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