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与月亮
这的确是一个很有趣的寓言:
从前有一只兔子,他每天晚上去看月亮,觉得月亮很漂亮,他想月亮要是属于我多好啊。有一天上帝知道了他的这个愿望,就把月亮赐给了他。但从此以后兔子却高兴不起来了,他整天要为失去月亮而担心,没心思去欣赏月亮的美了。
根据产权理论,没有明确归属的事物,容易发生“公有地悲剧”,对自己所有、占有并使用的事物,人们才有责任意识,这种责任意识融合或对应着人的自私欲望和人的责任道义。无论怎样,这种归属使人们套上了有形的物的枷锁和无形的心的枷锁。这里我们看到了经济学意义上产权功能,也看到了庄子意义上的“人为物役”、“人为物累”的异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