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相姑在古代是什么意义

更新时间:02-03 综合 由 争端 分享

相姑,中国古代对男妓的一种称呼,出现于清朝。

养相姑含义

清朝规定,官员无论大小上至王公大臣下至末流小官,绝不可以上酒家,更不可去青楼嫖妓。依照大清律例官员嫖娼仗六十或降职或革职。

于是出现了“相姑”或者也叫“相公”。相公的本义是上层社会中的年轻男子,但在清朝也用它来称扮演女人的男演员,后来则成为男伶而同时是同性恋对象的一种称呼。“相公业”一词中的相公,指的就是供男人作为性爱对象的男子。后来有人觉得这样使用“相公”一词不妥,便改称“相姑”或“像姑”。

养相姑在古代是什么意义

养相姑在古代是养男妓的意思!

“相姑”在古代的意思是对男妓的一种称呼,出现于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歌郎们还有个比较中性的名字叫做“相公”,这是沿用明代以来对少爷公子的称谓,但后来针对京城上流社会流行好男风的习惯则贬义称为“相姑”或“像姑”。

声明:关于《养相姑在古代是什么意义》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all/15_1514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