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02-01 综合 由 冰魄 分享

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原典:

人君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守此二言,终身不易,尧舜之主也。至诚之外,更行他道,皆为非道至仁之外,更作他德,皆为非德。

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出处和释义:

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出自北宋苏轼《上初即位论治道二首·道德》。这包括《道德》《刑政》两篇,在《道德》篇中,苏轼开宗明义:“人君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守此二言,终身不易,尧舜之主也。”提出君主应该以“至诚”“至仁”作为自身的道德规范,终生持守,成为尧舜那样的圣君明王。并称:“至诚之外,更行他道,皆为非道至仁之外,更作他德,皆为非德。”

何谓至诚苏轼认为:“上自大臣,下至小民,内自亲戚,外至四夷,皆推赤心以待之,不可以丝毫伪也。”而“至仁”则是“视臣如手足,视民如赤子,戢兵,省刑,时使,薄敛,行此六事而已矣”。只有这样,才可以“主逸而国安”。

用典: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舟共济、扬帆远航,共创中拉关系美好未来——在秘鲁国会的演讲》中,用过这个典故。

声明:关于《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什么意思》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all/15_1541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