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镗是一种古代的武器,一般头的两边形似马叉,中间似剑状。一镗上有利刃,称正锋,长1尺半,尖锐如枪,横有弯股刃,两锋中有脊。锋与横刃互镶,并嵌于七、八尺长的柄上,柄下端有长约半尺的梭状铁钻。
一镗是什么意思
拼音:táng|tang2,tāng|tang1 部首:钅 笔顺:撇横横横折竖捺撇捺折竖折横横竖横 基本解释 ● 镗 (鏜) tāng ㄊㄤˉ ◎ 同“嘡”。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镗 鏜 tāng 〈象〉 (1) 钟鼓的声音或敲锣的声音 [clang] 镗,钟鼓之声。从金,堂声。——《说文》 击鼓其镗。——《诗·邶风·击鼓》 (2) 又如:镗鞳(钟鼓声)镗镗(钟鼓声) (3) 另见 táng 词性变化 ◎ 镗 鏜 táng 〈动〉 (1) 用镗孔刀内旋切 [bore]。如:镗孔 (2) 另见 tāng
一镗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用镗床切削机器零件上已有的孔眼。
镗读音:tāng 名词乐器名。即小镗锣。一种形似小铜盘的打击乐器。俗称为「镗儿」。 状词形容钟鼓声或锣声。《诗经.邶风.击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