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时间是1517年到1648年,开始于欧洲16世纪基督教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运动,该运动奠定了新教基础,同时也瓦解了从罗马帝国颁布基督教为国家宗教以后由天主教会所主导的政教体系。
宗教改革的意义
一从宗教方面看,宗教改革克服了罗马天主教在灵魂与肉体、天国与人间、理想与现实之间造成的二元对立。
以及由这种对立所导致的信仰虚假和道德随落,把基督教的宗教理想与平月的现实生活和谐地统一起来。路德教把神性与人性融为一体,使人精神获得自由,安立甘派把权力归于国王,使国家利益成为最高利益,加尔文派把宗教生活于世俗生活融为一体,使日常生活具有了神圣性。
二从世俗的方面看,宗教改革导致了基督教世界的分裂,对于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国家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宗教改革促成了政教分离,使世俗权利摆脱了宗教的控制获得独立发展的空间。新教伦理还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合法性依据,教产还俗为资产阶级的形成和崛起酋定了最初的物质基础。
三在思想上开创了一种自由精神,在政治上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崛起,在经济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其所导致的宗教分裂的现实格局在客观上为宽容精神的出现和壮大创造了条件,宽容精神成为培育西方现代科学和民主的温床。
宗教改革时间
宗教改革开始于1517年,结束于1648年。一般认为宗教改革始于1517年马丁·路德提出九十五条论纲,结束于1648年的威斯特法伦和约。
马丁·路德,是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倡导者,基督教新教路德宗创始人。2005年11月28日,德国电视二台投票评选最伟大的德国人,路德名列第2位,仅次于康拉德·阿登纳。
宗教改革时间
16世纪
16世纪初期,教会在各方面都急需净化与改革。阿维尼翁教皇和天主教会大分裂使教皇威信大大下降,长达200年的十字军东征以及残忍的异端裁判所,显示了教皇的谬误。文艺复兴时期,教皇生活得更像世俗君主,而非精神领袖。作为教皇国的统治者,他们也卷入了战争和政治阴谋的漩涡。他们有关政治和艺术的计划(如意大利著名艺术家对梵蒂冈的装饰和对圣彼得大殿的装修)耗资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