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变成臭氧是什么变化

更新时间:02-09 综合 由 傲骨 分享

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臭氧是由臭氧分子构成,所以臭氧和氧气属于不同物质。两个氧原子进行sp轨道杂化,一个单电子填充进sp杂化轨道,成σ键,另一个单电子填充进p轨道,成π键。氧气是奇电子分子,具有顺磁性。

扩展资料:

臭氧在水溶液中的分解速度比其在气相中的分解速度快。臭氧在水中分解半衰期与温度及pH值有关。随着温度升高,分解速度加快。温度超过100℃时,分解剧烈温度达到270℃时,可立即转化为氧气。pH值越高,分解就越快。在常温常态常压的空气中分解,半衰期约为15~30min。

非金属氧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而碱金属或碱土金属氧化物则为碱性。此外,几乎所有的有机化合物,可在氧中剧烈燃生成二氧化碳与水。化学上曾将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定义为氧化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指发生电子转移或偏移的反应。氧气具有助燃性,氧化性。

氧气变成臭氧是什么变化

从氧气转化为臭氧是化学变化,而不是物理变化。从氧气(O2)转化为臭氧(O3)的过程中有新的物质生成——臭氧。氧气和臭氧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两种不同单质:一个氧气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而一个臭氧分子是由三个氧原子构成。它们虽然都是由氧原子构成,但是,个数不同。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O2=放电2O3

所以 这个过程是化学变化。

​在放电的情况下氧气可以转化为臭氧,空气中含有少量臭氧时可以刺激人的中枢神经从而使人感觉到畅快,所以雷阵雨过后空气闻起来特别清新。但要注意的是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百分之三时将对人体有害,过量将对人体造成伤害,甚至引起死亡,所以在有高电压设备工作的地方一定要保持通风,如复印室,发电厂等地。这个就是自然界产生臭氧的主要原理,大气的臭氧当然也是通过这个反应生成的。

实际上,由于大气层中空气稀薄,氧元素的含量非常少,所以大气中的臭氧主要来自平流层中放电产生的臭氧中的一部分,注意能逸入大气层的臭氧只占放电生成臭氧总量的很小一部分,而大部分臭氧则经过其他反应重新生成氧气或与其他物质生成稳定的氧化物(这点取决于臭氧的强氧化性),所以臭氧层的形成是非常困难的,一旦被破坏将有可能永远消失,而这对地球上的生物来说是致命的,因此我们应该保护环境,因为保护环境其实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氧气变成臭氧是什么变化

毫无疑问肯定是化学变化。

因为组成元素虽然相同,但是组成元素的数量不同,致使氧气和臭氧的分子式是不同的,那么就是分子式发生变化了,所以毫无疑问肯定是化学变化。

声明:关于《氧气变成臭氧是什么变化》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all/15_1652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