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发现,在一般的情况下,早晨的风并不是很大,随着太阳的升高,风也就渐渐大起来,午后的风最大,傍晚风又会小下来,夜间的风最小。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种风速的变化这主要和太阳的照射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空气流动的速度,往往受到山脉、建筑物以及高低不平地面的阻挡、摩擦等影响,所以,距离近地面的风速通常会比高空的风速小。白天,大地被太阳透过空气层照耀着,所以地面吸收大量太阳热,温度不断升高,晒热了的地面将近地面的空气逐渐烘热,这样被烘热了的空气密度小,轻而上升,上层较冷的空气密度很大,其质量也很大,所以慢慢地下沉,形成了空气的上下对流。
因为上层较大的风速空气下沉到低层,而近地面的较小风速的空气上升到高空,这种上下空气的交换,就使得近地面的风速逐渐增大,高空风速也就逐渐减小。中午以后,近地面的空气最热,空气中上下热对流也最为厉害,所以风速最大。
傍晚,太阳西下,地面温度降低,热对流不断减弱,风也逐渐地小了起来。夜间,近地面空气冷却,空气对流停止,风速也就微弱了。但是,也并不是所以的风都具有这样的规律。例如在刮东风的时候,一天内的风速变化,却是早晚比午后的风速大。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我国高空的空气流动方向大多是从西向东的,也就是说,高空是盛行的偏西风当地面吹偏东风时,低层气流和高空气流运动方向正好是相反的,这就促使低层的东风减速了,因为这种减速是受高层西风的影响,风速的减弱也就使得近地面的东风减弱。
这种风力的削弱,在一天中表现最明显的是中午。早晚热对流较弱,东风减弱的程度较中午来得小,所以吹东风时,早晚两头的风比较大。当地面吹西风时,高空和低层空气的流动方向则是一致的,地面上的西风随着上下对流的加强,也逐渐加大,午后最大,傍晚又减小,这也就是西风中午比较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