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谋反谋叛、恶逆、不道、不义、不敢、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罪。
十恶,是指直接危及君主专制统治秩序以及严重破坏封建伦常关系的重大犯罪行为。在《北齐律》“重罪十条”基础上,隋朝《开皇律》正式确立十恶制度,唐朝沿袭之。犯十恶者,“为常赦所不原”。
五逆十恶罪都是什么
五逆所谓五逆罪,是指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
十恶“十恶”,又称“十恶业”。
①身恶有三种(杀人夺命,不与而取,包括盗窃、抢窃,邪淫)
②口恶有四种(妄言,两舌,恶口,绮语)
③意恶有三种(贪欲,嗔恚,邪见)
五逆十恶罪都是什么
五逆是指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若犯其中之一,即堕无间地狱。
十恶如下:
1.谋反,指企图推翻朝政。这历来都被视为十恶之首。
2.谋大逆,指毁坏皇室的宗庙、陵墓和宫殿。
3.谋叛,指背叛朝廷。
4.恶逆,指殴打和谋杀祖父母、父母、伯叔等尊长。
5.不道,指杀一家非死罪3人及肢解人。
6.大不敬,指冒犯帝室尊严。通常为偷盗皇帝祭祀的器具和皇帝的日常用品,伪造御用药品以及误犯食禁。
7.不孝,指不孝祖父母、父母,或在守孝期间结婚、作乐等。
8.不睦,即谋杀某些亲属,或女子殴打、控告丈夫等。
9.不义,指官吏之间互相杀害,士卒杀长官,学生杀老师,女子闻丈夫死而不举哀或立即改嫁等。
10.内乱,亲属之间通奸或强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