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字孔明,别称卧龙先生或武侯。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早期隐居隆中,刘备三顾茅庐,在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时的对话被后世流传《隆中对》,从此东汉末年天下开始走向三分天下的局面。诸葛亮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等,被称为“天下奇士”,著有《诸葛亮集》《出师表》《诫子书》等。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与魏司马懿在渭南相拒,病死于五丈原军中,享年五十四岁,葬定军山,追封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
诸葛亮的别称是什么
诸葛亮别名:孔明,卧龙。
民族:汉族。出生地: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
出生日期:181年农历七月二十三(辛酉年),逝世日期:234年(甲寅年)农历八月二十八。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集忠、孝、义、谋于一身,可以说是公认的中国历史上的智慧神的最杰出化身。历代朝野都对诸葛亮有很高的评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成了无数仁人志士的座右铭。
诸葛亮的别称是什么
诸葛亮的别称有:
1、孔明(诸葛亮字孔明)
2、卧龙(诸葛亮号卧龙)
3、伏龙(卧龙也作伏龙)
4、武乡侯(诸葛亮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
5、忠武侯(诸葛亮死后追谥忠武侯)
6、武兴王(东晋政权特追封诸葛亮为武兴王)
7、蜀相(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
8、丞相(诸葛亮任蜀汉丞相)
9、军师(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出山成为刘备的军师)
10、相父(蜀汉后主刘禅尊称诸葛亮为相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