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杀菌就是通过紫外线的照射,破坏及改变微生物的DNA(脱氧核糖核酸)结构,使细菌当即死亡或不能繁殖后代,达到杀菌的目的。真正具有杀菌作用的是UVC紫外线,因为C波段紫外线很易被生物体的DNA吸收,尤以253.7nm左右的紫外线最佳。
紫外线杀菌属于纯物理消毒方法,具有简单便捷、广谱高效、无二次污染、便于管理和实现自动化等优点,随着各种新型设计的紫外线灯管的推出,紫外线杀菌的应用范围也不断在扩大。
紫外线杀菌原理
第一,由于紫外线在空气中穿透能力极弱,很难达到远距离杀菌能力,所以在使用时要尽量放置在主要除菌位置,例如室内中间,或者易于滋生细菌处,距离周围1.5m-2m为宜。
第二,在使用时要注意使用环境对杀菌效果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温度在27℃到40℃之间紫外线的输出强度最大,杀菌效果最好,另外要保证使用环境的清洁和干燥,环境中大量的水分和灰尘,均会对紫外线有干扰和削弱作用,降低实际的紫外线强度。
紫外线杀菌原理
紫外线主要是通过对微生物(细菌、病毒、芽孢等病原体) 的辐射损伤和破坏核酸的功能使微生物致死,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紫外线对核酸的作用可导致键和链的断裂、股间交联和形成光化产物等,从而改变了DNA的生物活性,使微生物自身不能复制,这种紫外线损伤也是致死性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