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缓速器的工作原理

更新时间:02-09 综合 由 冷瞳 分享

缓速器工作时,定子线圈内通电产生磁场,而转子随传动轴一起旋转。转子切割定子产生的磁力线,从而在转子盘内部产生涡旋状的感应电流。

这样,定子就会向转子施加一个阻碍转子旋转的电磁力,从而产生制动力矩。

同时,涡流在具有一定电阻的转子盘内部流通,由于电阻的热效应会把电能转化为热能,这样,车辆行驶的动能就通过电磁感应和电阻发热最终转化为热能散发。

电缓速器的工作原理

缓速器是一种辅助制动系统,不需使用行车制动器就能减缓车辆的行驶速度,增强车辆的安全性。

缓速器主要有液力缓速器和电涡流缓速器两种,电涡流缓速器是现在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

电涡流缓速器,俗称电刹。一般由定子、转子及固定支架等组成。安装在汽车驱动桥与变速箱之间,通过电磁原理实现制动目的。

电缓速器的工作原理

缓速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电路给定子总成的励磁线圈通电,产生磁场,转子总成随车辆传动部分高速旋转,切割磁力线,产生反向力矩,使车辆减速。汽车在减速或下长坡时,启用缓速器,可以平稳减速,免去使用刹车而造成的磨损和发热。

汽车缓速器按其扭矩的作用形式可分为一级缓速器(作用在变速箱前端的缓速器)和二级缓速器(作用在变速箱后端的缓速器)。

一级缓速器有发动机缓速器,包括通过对废气凸轮调节而使发动机变为空气压缩机JACOBS 缓速器和直接通过阀门对排气筒内废气封堵FOWA、OETIKER和SMITH缓速器。一级缓速器由于其制动功率较小,难以达到汽车制动法规的要求而只能和其他缓速器配合使用并且由于发动机噪声、维修费用和变速箱换挡时离合器分离过程中缓速器功能失效问题,在最终用户特别是驾驶员那里都难以接受,使其发展受到限制。

声明:关于《电缓速器的工作原理》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all/15_5750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