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吧,公羊也是有尾巴的。
羊尾巴作用:
1.他们的尾巴会遮挡他们的生殖器。因此雌性的生殖器会很潮湿,容易滋生细菌。
2.在生殖器潮湿的前提下。动物交配时所靠的气味也容易产生。就如狗一样是闻着味找异性。
3.防止性骚扰和制止强奸。四肢行走的动物,强奸只能是后背式,而雌雄性动物的尾巴就成了制止雄性动物强奸的无法去除的屏障。雌性动物把尾巴一夹,任凭雄的无论如何也只能望尾兴叹。
4.是拍打蚊虫。尤其是马牛虎狼等动物,在夏天它们的尾巴不停地拍打身上叮咬的蚊虫。
5. 是擦屁股。动物便前的第一步是把尾巴高高撩起,待完事后总要用尾巴扫一扫,擦一擦屁股。
公羊为啥不能长尾巴
1.小羊羔断尾后,母羊更容易观察到是否发情(养羊的一般都知道,绵羊母羊发情的动作和动静比山羊母羊要小的多),而且更易于人工授精(这个对于大中规模的养羊场,确实便利,所以好多大羊场的繁殖母羊一般都断尾,想象一下每授精一只母羊,掀一次尾巴,那酸爽!)
2.育肥的话,大多数的养殖户会提前把小绵羊的尾巴断去-------因为育肥绵羊的话,无论是蒙古羊还是滩羊湖羊,亦或杜寒之类的杂交改良羊,都是先把尾巴上的脂肪灌满了,然后再长身上的肉(绵羊的尾巴其实就是一个小的粮库,夏秋两季水草丰茂时,就把多余的养分变成脂肪,存在尾巴里面冬春青黄不接的时候,又从尾巴里面提取营养,满足自身要求),如果集中育肥的话,羔羊每天都能吃到足量的,营养丰盛的草料,所以,也就不需要这个小粮库了,去掉的话,同时还能缩短育肥出栏的时间,减低饲养成本,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收入。
3.饲养产毛品种羊时,羔羊断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粪便污染羊毛,从而提高羊毛的成色和质量。
4.有养殖同行说可以提高羊肉的品质,依据就是羔羊断尾后,可以改进皮下脂肪含量,减少羊膻味---这个我持保留意见。
上面说的都是羔羊断尾的好处,羔羊断尾的弊端有哪些
1,羔羊断尾不当或者消毒不及时,一旦被感染的话,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羔羊正常生长,严重的还会导致死亡。
2.羊的尾巴可以存放大量脂肪,当营养达不到满足时,尾巴脂肪便会转成能量弥补羊自身营养需求,这也是绵羊比山羊“耐操”好养的原因之一。如果尾巴没了,这个功能就会跟着消失掉。
3.尾巴可以遮挡粪门和水门的皮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蚊蝇的叮咬,同时在冬天也有一定的保温耐寒作用。同样的,尾巴没了,这些功能也跟着消失了。
所以,个人来看,如果你管理到位,饲喂条件不错,建议羔羊断尾,利大于弊如果自己的管理不是很到位,同时饲喂条件又比较差,建议还是不要断尾了,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