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起源于西汉时期,汉武帝的爱妃李夫人染疾去世,汉武帝的思念心切,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偶玩耍,影子倒映在地上,栩栩如生他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观看,汉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皮影戏的起源和发展
      关于皮影戏产生准确的时间学术界众说纷纭。时间上有"周代说"、"汉代说"、"唐代说"以及"宋代说"。从史料来看,皮影戏应于唐代末年兴起,宋代走向真正成熟的表演艺术成为大众接受的娱乐形式。
      唐代的梁锽所著的《傀儡吟》:"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一人在梦中。"梁锽是唐玄宗天宝年间人,他这四句诗,反映了木偶制作的特点和表演技艺的高超,说明唐代已有了木偶戏。 实际上此时类似真人的木偶戏表演与后来的皮影戏表演还是有所差别,但是木偶戏与皮影戏都是傀儡戏的一种。
      北宋之前并无成熟的皮影表演,而北宋时期有人为了使说书形象化,创做"影人",故事题材围绕三国故事的影人表演产生了。"故老相乘,言影戏之源,出于汉武帝李夫人之亡,齐人少翁言能致其魂,上念夫人无已,迺使致之。少翁夜为方帷,张灯烛,帝坐他帐,自帷中望见之,仿佛夫人像也,盖不得就视之。由是世间有影戏。历代无所见。宋朝仁宗时,市人有能谈三国事者,或采其说,加缘饰作影人,始为魏、吴、蜀三分战争之像。"汴京富裕人家中已有演出影戏的情况,其内容是三国故事,影戏内容与形式都很吸引人,由此可见表演的形象性。"京师有富家子,少孤,专财,群无赖百万诱导之。而此子甚好看弄影戏。"北宋后期出现了固定的表演场所,聚众演出。此时傀儡已与影戏完全独立开来。"诸门皆有宫中乐棚,万街千巷,尽皆繁盛浩闹。每一坊巷口,无乐棚去处,多设小影戏棚子,以防本坊游人小儿相失,以引聚之。"
     北宋灭亡,金朝不仅掠走北宋皇帝,后宫诸人,更使大量影戏艺人北迁,"二十五日……,金人求索诸色人,金人来索御前祇侯方脉医生,教坊乐人、内侍官四十五人"一部分押至今黑龙江地区,一部分可能留在燕山一带,北京、河北地区皮影流传开来。不仅将皮影制作工艺迁移至北方,更使得皮影艺术传播人群得以扩大。
     南宋皮影戏进一步发展,皮影造型的基本原则以公忠和奸邪加以区分。"更有弄影戏者,元汴京初以素纸雕簇,自后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形,用以彩色妆饰,不致损坏。杭城有贾四郎、王升、王闰卿等,熟于摆布,立讲无差。其话本与讲史者颇同,大抵真假相半。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盖亦寓褒贬于其间耳。"有固定的演艺场所,演出颇受欢迎,场面热烈。"或戏于小楼,以人为大影戏。儿童喧呼,终夕不绝。"
     元代初期对民间艺术采取限制,文化上有一系列的禁令,对皮影发展有很大的抑制作用。但随着元杂剧的影响,并且伴随战事流动传向海外,波斯、爪哇、缅甸等国。并且在民间有流动的以乐器参与表演的影戏班子,1953年山西孝义张家庄,出土的元代古墓口两侧绘有纸窗、人影、坐骑等壁画八幅,并书有'乐影传家,共守其职'字样。
     明初大移民,南民北迁。永乐年间,江南殷实大户北迁,江南文化也传播到北方。皮影的发展也随之迁移,在北方地区扩大影响。明代后期,涌现大量诗人、诗词,文艺戏曲及小说证明影戏的活跃发展。
     清代皮影戏进一步发展。清中期受到白莲教影响,一度被禁,清末再度活跃。《红楼梦》第六十五回,尤三姐与贾琏的对话就提到了皮影:"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儿"。不仅如此,皮影更是传播远至欧洲。在中国传教的法国神父阿罗德,曾把中国影戏的全部形式及其制作方法带到了法国,并在巴黎公开演出。德国十八世纪文坛的巨人歌德曾在一次展览会上把中国的影戏介绍给德国的观众。
     到清末民国初年,皮影戏达到历史上的空前鼎盛,不仅有商家组建的戏班,富豪之家办养的家班,王宫府院有专门的影戏班与影戏演员,"影戏茶馆"也兴盛起来。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市井百姓,一度是班社如林,演出如云。
皮影戏的起源和发展
皮影艺术起源于何时,民间传说不一。其中以殷商之说为最早。其论据是老年山西皮影艺术都供奉黄龙真人,黄龙为殷纣故事人物,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皮影起源于殷商时期由此而来。
但确有文献资料可证的,是晋代的《搜神记》中的记载,“……影戏之源于汉武帝李夫人亡。齐人少翁言能致其魂……少翁夜为方帷张灯烛,帝坐他帐自帐中望之仿佛夫人像也,故今有影戏。”文中所述李夫人的帷幕灯影场面,当是影戏艺术的雏形。
据史料记载,皮影戏在1000多年前的宋代就已盛行于宫廷市井,这一宋时盛景绝非无原突降,它必然经过一段漫长的孕育萌芽、发展演进和成熟的前期历程。若将这一前期历程,试上推为皮影戏成熟于崇尚文化艺术的盛唐,不无道理。进而再将起源时代上推至两汉并不为过。这一推论与《搜神记》中“影戏之源出于汉武帝”之说相吻合。因此将皮影戏艺术的起源定位于2000年前的西汉较为客观。
皮影戏艺术发祥于我国陕西、山西、河南交汇的黄河流域,因其贴近现实、贴近广大人民群众,所以流传甚广。传至明清时代,河北滦州皮影异军突起,进而形成了皮影艺术的东、西两大主体派系。滦州皮影的崛起,将我国皮影文化带到了历史高峰。清末民初,皮影戏在全国遍地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