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律以平声押韵(也有少数以仄声押韵的,其中五言诗居多,但格律诗以平声押韵为正格因古体诗容许仄声押韵,所以仄声押韵的绝句和律诗也称“古绝”、“古律”)
二、不论五绝、五律、五排,七绝、七律、七排,都必须一韵到底,不得半途换韵
三、不论五言、七言,都是双句入韵,单句不入韵。但首句可以入韵,也可以不入韵。七言诗首句入韵的较多,五言的较少
Bai
四、押韵句的尾字用平声,不押韵的必须用仄声(古绝、古律押韵句的尾字用仄声,不押韵的用平声)
近体诗的韵脚规格
近体诗又叫做格律诗,格律诗发端于南北朝齐梁时期的永明体,永明体诗人明确了四声(平上去入)以后,以平为平声、以上去入为仄声,形成了初期的格律诗。
格律诗在进入初唐以后,经过几代诗人的摸索,最终确定的格律诗对仗、黏连、押韵、平仄的规则,并在唐高宗时期纳入了科举考试中,形成了严格的格律规则。
一、 对仗
格律诗的对仗,在诗经中就有,例如: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到了魏晋时期,诗人们开始大量使用对仗,例如谢灵运的《登池上楼》,几乎每两句都对仗: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以前的对仗并不讲究平仄相对,但是在齐梁时期出现了永明体以后就不同了,沈约等人引入了平上去入四声以后,对仗开始注意平仄相对。例如庾信的《咏怀六首之六》, 诗人们很注意平仄相对:
日色临平乐,风光满上兰。南国美人去,东家枣树完。 
抱松伤别鹤,向镜绝孤鸾。不言登陇首,唯得望长安。
二、押韵
1、隋朝以前的押韵
诗歌自古以来就是押韵的,隋朝以前的诗歌以口语押韵。
距离我们如此遥远的《诗经》,其中的大多数诗读起来还是押韵的,虽然现代的发音字义与古代有很多不同,但是伟大的中国传统文化就这么一代代传承下来,我们依然可以阅读和欣赏。
下面看看诗经中《关 雎 》的押韵: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第一句押韵,【下平十一尤】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押入声韵 ,得、侧【入声十三职】、服【入声一屋】
《世说新语》里记载曹植七步成诗: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押的是入声:汁、泣、急。在后来的平水韵中这三个字都在入声十四缉中,可见隋朝陆法言他们编制的《切韵》不是凭空杜撰的,是各位大学者总结时人的口音而来。
2、隋朝以后的押韵
诗的押韵在隋朝是个分界线,之前的诗歌押韵是根据口语的发音,隋朝综合各地音韵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韵书《切韵》,这套音韵系统成为了官方的韵书,后来唐朝宋朝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扩编与合并。一直延续到清朝,都是科举考试和诗人们作诗的声律标准。
3、近体诗的押韵
近体诗押韵要求一韵到底,除了首句可以用邻韵以外,其他的韵脚必须是同一个韵部。例如白居易的200句的排律:《代书诗寄微之》,用了100个韵脚,都是同一个韵部【四支】:
忆在贞元岁,初登典校司。身名同日授,心事一言知。
........此处省略 96联..... 不饮长如醉,加餐亦似饥。狂吟一千字,因使寄微之。
三、平仄
上平讲过,四声是齐梁时期永明体诗人的发现,这以前没有平仄的概念,对仗亦没有平仄相对的规则。有了四声以后,近体诗根据平仄相对的规则组成了四种基本句式。
1.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平
2.平起仄收式 :【平】平平仄仄
3.仄起平收式:【仄】仄仄平平
4.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仄
每一种句式作为首句,后面根据相对和黏连的规则,形成四种基本近体诗的诗体。
例如第二种平起仄收式 近体绝句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秋溪红叶落,风雨入哀弦。一枕相思泪,新年叠旧年。
例如第四种:仄起仄收式 近体绝句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身是飘蓬子,心如劫后灰。惟怜楼上月,犹是故乡来。
四、黏连
黏连的规则形成于初唐,虽然南北朝后期有了黏连无误的格律诗,但那是无意识形成的。到了初唐上官体风行的时期,黏连有了理论基础。例如刚才举例的诗: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身是飘蓬子,心如劫后灰。惟怜楼上月,犹是故乡来。
第二句第二字如,是平声,第三句第二字也必须是平声,怜。
结束语
近体诗对于格律的要求就是以上四个方面,无论是五七律还是排律,都必须在平仄、对仗、押韵、黏连上符合要求。近体的绝句不要求必须对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