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养老金计算的方式没有差别。不管是单位职工还是灵活就业人员,在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办理退休时,养老金的计算方式都是相同的。养老金都是按照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两个部分来组成,基础养老金的是按照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与本人平均指数化缴费工资之和的平均来作为计发基数,每缴费一年,发给1%的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都是按照个人账户总额来除以相对应的计发月数,相对应的计发月数就是根据自己的退休年龄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计发月数。比如6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39个月,55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70个月等。
二是不同的群体养老金都会存在差别。由于灵活就业群体和单位职工,缴费基数不会完全一样,有的可能是按照本人的实际工资来缴费,有的可能是按照上年度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60%来缴费,缴费基数不一样,导致缴费指数不一样,缴费基数和缴费指数都是计算基础养老金计发基数的重要指标。缴费基数越高的人缴费指数就会越高,无论是基础养老金还是个人账户养老金都会很高。
三是缴费年限的长短是决定养老金高低的重要因素。单位职工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只要在单位工作一天,用人单位就要为其缴纳养老保险,大多数人的缴费年限都会达到20多年甚至30年灵活就业群体由于没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一般都是缴满15年能够达到办理退休的门槛以后,就不愿意再继续缴费了。缴费年限短导致个人账户余额不高,个人账户养老金也会比较低基础养老金是每多一年缴费年限就要增加计发基数的1%。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缴费年限就成了决定养老金高低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