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色派一般是就语言的自然本色,贴近生活,很少装饰说的。戏曲脚本最初总是为舞台演出写的,最早的脚本往往只是舞台演出的记录。如果不本色,群众听不懂,看得也莫名其妙,它就不能适应舞台演出的要求。因此最初从民间产生的戏曲总是本色当行的。
关汉卿的《窦娥冤》重于叙事,直抒胸臆,言言曲尽人情,字字当行本色,就堪称本色派的第一杰作。
元杂剧本色派名词解释
元杂剧本色派,其风格直切明朗、内容浅显平实在语言运用上,大多使用口语、白话、方言及俗语等,使作品更加自然活泼并充满了生机。到明代,散曲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薛论道、冯惟敏、王九思、刘效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