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更新时间:02-07 综合 由 凛时年 分享

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

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科克骄防矜。

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如何理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五千年多年来,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创造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

1 加强学习和宣传。

2 加强立法,依法传承。

3 同破坏传统文化的行为作斗志。

4 结合时代特色,加大创新和保护。

如何理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对于传统文化传承,我的理解是

所谓文化传承,传承的应该是一个文化的精神,而不是表现形式。在历史长河中,随时间变化,文化的表现形式会不断改变。汉有大赋,唐有律诗,宋有小词,元有散曲,明清以降有小说,等等诸多方面,都乃形式,而非本质。一种文化应该包括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医学等,但都属表现形式。本质是她对世界的认识,看法,对人生,社会的理念。甚至所谓迷信中也有文化精神,或说其亦必根源于一民族的文化精神。时代变了,认识也改变,但根本态度仍在。比如,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人与自然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有一种普遍的规律表现形式不同,但人与自然都有其反映。换句话说,中国传统文化将自然与人相互比喻,认为应当敬畏自然,感恩自然,不要无限索取。在古代,科学落后,普遍受教育程度低下,此说常做神鬼讲,而今天,则可开明讲关怀自然,感恩自然,尊重自然规律,而不必设神鬼宣说。那么,传承什么传承表现形式则有宣扬鬼神,传承精神则是直讲本质——尊重规律。古人有为文化精神而做方便说,今天则不必。所以,传承传统文化,是传承文化精神内核。

声明:关于《如何理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all/15_6072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