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车为什么要加速

更新时间:02-11 综合 由 南鸢 分享

一、会车时的几种模式:会车是个笼统的概念,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所面临的问题也完全不同,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一) 减速让行,先会车后会障碍物:以我方车辆减速后的行驶速度计算,我方驶入交会区间之前,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先与障碍物的交会后再进入车辆的交会区。

(二)加速超越障碍物,先超越障碍后会车:以对方车辆的行驶速度计算,在对方车辆驶入交会区间之前,我方车辆有充足的时间完成加速、超越障碍,并入右侧车道等会车前的准备工作。

(三) 低速接近,谨慎通过:

1、 减低车速也无法避免“三位一体”的局面,只能停车等待

2、 雨天、泥泞、冰雪路,坚决等待,不要去争抢。

(四)互相配合加速交会:

1、 路面宽度较窄时,要减速慢行,亦步亦趋。

2、 对方车辆前有障碍且正在超越时,我方应该主动礼让。

二、 行车时要注意观察:

(一)跟车方法不当很普遍:通常在同向行驶的车辆中,后车跟随前车运行,驾驶员总不愿意落后很多,总是紧随前车,这是一种“紧随要求”。

从安全角度考虑,跟在后面的车辆要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后车的车速不能长时间的大于前车车速,只能小于或者说接近前车的车速,否则就会发生撞车,这是“车速条件”。

二是前后车之间必须保持一个安全距离,即在前车减速或制动时,两车之间有足够的安全距离,从而有足够的时间供后车驾驶员做出反应,采取制动措施,这是“间距条件”。

因此正确的跟车方法是既要保证行车安全,又不致占用过多的交通容量。为此,就要避免两个极端:

一是不顾客观条件,与前车保持极小的车间距离,误认为既然前车发现情况时能停住,自己的车也一定能停住二是害怕出事,不管条件多好,都保持过长的跟车距离。

以上两种情况又以跟车距离过小的居多,实践证明,为保证行车安全,跟车距离过小的肇事率非常高。

声明:关于《会车为什么要加速》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all/15_6110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