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由不同种元素的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叫做极性键。
2 不同种原子,它们的电负性必然不同,因此对成键电子的吸引能力不同,共用电子对必然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即电负性大)的原子一方,使该原子带部分负电荷(δ-),而另一原子带部分正电荷(δ+)。这样,两个原子在成键后电荷分布不均匀,形成有极性的共价键。键的极性大小取决于两个原子吸引成键电子能力的差异程度。根据两种元素电负性差值△X可大体估计共价键的极性大小。一般认为:O<△X<1.7,形成极性键△X>1.7形成离子键△X=O形成非极性键。由此看来,非极性键、极性键、离子键之间是个渐变过程。可以把离子键看作极性最强的极性键,两者既有本质差别,又没有严格的界限。
3 由极性键形成的分子可以是极性分子,也可以是非极性分子,取决于分子本身结构的对称性。
什么是极性分子,极性键
第一句话错,第二句话对。 极性键是因为不同元素的原子对共同电子对的吸引能力不同而原子对外显电性。 比如:HCL的的CL原子对共同电子对的吸引能力更强。从而CL原子显负电性,H原子显正电性。 有极性键的不一定是极性分子,但是极性分子一定含有极性键。 比如: 二氧化碳,C和O之间的极性键,但是CO2分子的O=C=O夹角是平角180度,关于原点对称,所以CO2是非极性分子。 2. H2O分子之间存在的H-O-H夹角不是180度,关于原点不对称,所以水分子式极性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