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行省制度

更新时间:02-02 综合 由 颜初 分享

行省制度是指13世纪中国元朝时期施行的一种行政模式。它在中央政府设立中书省,而在地方上设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做为中央派出的全权机关对地方实施行政治理。所以“行省”不是地方政府而可以看作是中央政府的一个分部。

什么是行省制度

行省制是13世纪以来中国的主要行政模式,起源于元朝,明清两朝得到发展,最终影响了现代中国的行政体制。,这就是制度

什么是行省制度

行省制,就是在中央设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枢密院掌管军事,御史台负责监察在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设丞相一人,掌管全省军政大事。行省下设路、府、州、县。行省一词,源于金朝。金国因地方上战争的需要,设行尚书省以分任军民之事,非定制。元世祖时,开始设置中书省。中统、至元年间,在各地分置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后逐渐成为固定的地方行政机构,掌管辖内军政要务。

声明:关于《什么是行省制度》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all/15_6128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