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学习作出改变,提升他们面对危险事物的行动力和表现力。应该教育好孩子认识灾害、了解环境、识别风险。
1. 认识灾害。主要包括认识地震、火灾、洪水、泥石流、台风、雪灾等自然灾害的基本原理,灾害发生时的先兆,灾害的具体危害等。
2. 了解环境。灾害带来的后果和儿童应对的方法都与居住的具体环境有密切关系。考察环境的过程也是儿童思考灾害与自身关系的过程。
3. 识别风险。为了降低灾害可能带来的危害,学生必须清楚的知道居住环境中哪些是危险点,哪些是安全的去处,哪些是可以防灾或救灾的资源。
安全警示教育的目的
安全警示教育意义非常重大:一、有利于争取交通安全的主动。以往我们对交通安全事故疏于预警防范,从事故发生到事故预防有一个时间差。警示教育使交通安全的重心前移,只有警示教育、预防为主才能取得交通安全工作的主动。二、有利于节约公共资源。交通事故对我国现代化事业的破坏很大,警示教育是未雨绸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从源头事故的发生和蔓延,尽可能地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使我们可以腾出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现代化建设也有利于党和政府顺利地化解由于改革攻坚所产生的各种深层次矛盾,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三、可以挽救一大批生命。因为这种教育具有超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