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以和为贵的下一句是家以和为贵
邻以亲为贵,友以诚为贵。
“万事以和为贵”的典故出处: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著《论语》中的《论语·学而》篇。
典出《论语·学而》。原句是“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有子(公元前518~) 名若,字子有。山东肥城市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弟子中的“七十二贤人”之一。曾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等学说。因其气质形貌酷似孔子,孔子死后,深受孔门弟子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