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人运动的历史分为三大部分:新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社会转型时期。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五四运动中,我国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从分散走向团结,中国工人运动从自发走向自觉。我国工人阶级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洪流,不断掀起工运高潮,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为实现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独立解放事业、建立新中国而浴血奋战,建立了卓越历史功勋。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创了中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新纪元,中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天换地的崭新历史时期。中国工人阶级由过去的被压迫被剥削阶级变成新政权的主人、新中国的领导阶级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主力军,中国工会的主要任务转变为团结教育吸引广大工人群众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中国工人运动由此翻开历史性一页。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中国工运事业也进入历史新阶段。在这激越奋进的大潮中,工人阶级坚定走在改革开放前列,在市场经济的炉火中淬炼成长,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坚强脊梁。
工人运动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破坏机器为目标第二阶段通过暴力斗争夺取政权第三阶段则通过议会进行合法斗争。
一、破坏机器阶段。18世纪后半期,19世纪初,这种斗争形式在英国兴起,范围不断蔓延。出现这种斗争形式的原因:1、从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开始以来,在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作,生产效率迅速提高,劳动力需求量相对减少的情况下,许多工人失业,丧失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2、当时的工人阶级还处在诞生阶段。新生的工人阶级没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思想认识尚处于感性的蒙昧阶段,他们认为,导致他们失业的原因是代替手工劳作的机器,他们既没有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下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剥削与被剥削的社会本质,也不可能看到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作在短期内是不可能调和的社会转型的必然现象,机器自然成为他们发泄的对象3、资本主义制度尚处在初步建立阶段,面对如此大的社会革新,资产阶级无法预计因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作所产生的社会后果,因此,也就不能解决因此而带来的社会问题,工人破坏机器行为自然也出现由点到面的发展趋势。
二、暴力斗争阶段。19世纪三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以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为开端,到1848年欧洲革命,最终以1871年巴黎公社的失败而转入低潮。这一阶段工人运动以暴力夺取政权为主要形式,这种斗争形式的原因有四个方面:1、工业革命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推开,并走向完成,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社会矛盾日益暴露,经济危机下工人失业,生活难以保障,社会贫富差异日益扩大,两种生活方式,经济条件,政治权力悬殊的阶级已经形成2、工人阶级感觉到自己生产的大量社会财富并没改善自己的生活,理性化的思考让他们对剥削阶级产生了深刻的敌对心里,进而有推翻这一阶级,建立理想社会的需求3、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诞生和不断传播,为工人运动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使他们明确了斗争方法,清晰了奋斗目标4、资本主义制度尚处于在世界范围初步确立阶段,政治制度的调整、管理观念的更新永远是经济发展的派生物,面对生产力的迅猛发展,资产阶级政治的民主化,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还不完善,因工业革命而引发的社会问题自然没办法在短期内解决。
三、合法斗争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阶段工人运动的形式趋向合法化。德、法、美等国纷纷组建工人阶级政党。他们通过议会选举,伸张自己的政治要求,改善自己的生存条件。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1、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束后,不断改善资本主义制度,扩大资本主义民主,实行社会立法,完善社会福利。资本主义的这一系列措施,极大的缓和了社会矛盾。也为工人阶级提供了法律范围内活动的政治环境2、各国工人阶级政党在长期的合法斗争中取得一些成果3、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泛滥,混淆视听,影响了工人阶级思想4、经过前一阶段工人运动的实践,使他们感觉到资本主义制度还处在不断发展的阶段,在这种上升趋势下,通过暴力斗争的方式夺取政权条件还不成熟。
工人运动的三个阶段
   欧洲工人运动三个阶段为,即法国里昂丝织工人两次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各国工人阶级政党纷纷建立,工人阶级进行的有组织的斗争明显增加其二,合法斗争成为主要形式,工人斗争更多地集中在经济方面,三,经济斗争多于政治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