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子,指小船。
词语出自《春江花月夜》“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谁家”“何处”系泛指,包括天下所有有家不能归的游子与空栖玉楼的思妇。这里逐步接近主题,引出主题。既然月是团圆的象征、爱情的象征,那么在春、江、花、月、夜中,月成为思妇与游子相思的媒介和纽带就最自然和恰当的了。
古时所说的明月楼,就是月下小楼,专门指代思念的意思。
明月楼并不是指一个特定的楼,在文学上有特定的含义。最早来自魏晋曹植《七哀诗》中,原诗为: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译文:明月照在高楼之上,洒下的光芒在楼上游移不定。楼上有一位哀愁的妇人,正在悲哀的叹息。请问楼上唉声叹气的是谁回答说是异地客旅者的妻子。丈夫离开超过了十年,妾身常常一个人。
这里表现的是在明月下的高楼上的离人之思。可以是怨妇思夫,也可以是思念朋友。明月楼成为一个固定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