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由来

更新时间:02-02 综合 由 淡昧 分享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帝”,把“皇”和“帝”连起来始称“皇帝”,为封建社会中历代君主所沿用。“皇帝”也有简称为“皇”或“帝”的,如“唐明皇”、“汉武帝”。臣下不直呼“皇帝”,而是采用皇帝的别称,如皇上、陛下、国家、大家、天家、圣人、至尊、万岁、万岁爷、天子等。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上古三皇五帝,如羲皇伏羲、娲皇女娲、黄帝轩辕、炎帝神农等都不是真正帝王,仅为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其“皇”或“帝”号,为后人所追加。夏朝君主称“后”,商朝君主称“帝”,周天子称“王”。战国诸侯大多僭越称王,尊周天子为“天王”。

声明:关于《皇帝的由来》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all/15_648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