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立夏吃立夏馃。吃立夏馃表示送春迎夏,喜庆春收。将大米煮得半熟、捣烂、揉搓、压成块、切成片、用油煎炸,谓“干”;搓成似汤圆的小球,再加上蘑菇、蒜苔、青椒、豌豆、蚕豆、小南瓜、马铃薯等多种春季蔬菜汤煮,谓“汤”。“干”用手抓着吃,喷香可口;“汤”则不分大人小孩,都用大碗盛着吃,以示丰盛,味道也是极美的。
新上市的蔬菜瓜果,能加的都要加进“立夏”中,品种越多越喜庆。闲了一冬,忙了一春,旧时得不到温饱的农民,在这青黄不接的时候能饱食一顿立夏馃,便是最大的满足。所以无论再穷苦的人家,就是借米,这一餐立夏馃也是要吃的,以讨个春收富实的年成。立夏馃还有早、中、晚餐吃的区分,吃了立夏馃,农家门挂锁,立夏时节,麦子要打场,油菜要收获,禾苗要管理,夏茶要收摘。
立夏节气的气候特点
立夏节气的气候特点之一,是阵雨雷雨过程明显增多。降水增多且强度增强,系冷暖空气对峙以及近地面暖湿气流上升产生的对流天气等因素所致。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若按中国现代气候学(候平均气温)的划分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节气前,中国春的范围达到鼎盛,除了海南、广东、广西、江西中南部、湖南南部、福建等地是夏季,其余大部分地区仍是春季。到了立夏,象征着夏季开始,蛰伏已久的夏开始大举向北推进,抵达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