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笋能吃。毛竹笋是禾本科竹亚科多年生常绿植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糖类、钙、磷、铁、胡萝卜素及多种维生素,可做成竹笋香菇汤、毛竹笋咸菜黄鱼、酱汁春笋块、梅菜烧春笋、油炒春笋、干贝煸春笋、八宝全笋等佳肴。
生长环境: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在土层深厚、土壤呈微酸性或中性的溪河岸畔、河滩以及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山脚均可生长。一般要求年平均气温≥17.5℃,极端低温>-6℃,年降水量在1400毫米以上。在冬季霜冻少,低温时间短的条件下,方可越冬。
春笋出土时间
在春笋出土中期的4月中、下旬,选留个体粗大、健壮、无病虫害、无损伤、且分布均匀的春笋作养育新竹之用。留笋的数量是:大年40—70株/亩,即留笋的株行距为3.1—4.1米。小年10—20株/亩,即留笋的株竹距5.8—8.2米。花年竹山30—50株/亩,留笋的株行距3.7—4.7米。无论哪种竹山,所留笋的株行距都应分布均匀。除留养部分外,其余部分可全部采挖利用。所挖春笋应在当天剥壳蒸煮并在流水中浸泡后,晒干或烘干,不能过夜,否则会使笋体老化变质。为了更好地护笋养竹,应在“清明”前后封山育竹1—2个月,严禁人兽危害春笋和幼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