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箱在液压系统中的主要功用是储存液压系统所需的足够油液,散发油液中的热量,分离油液中气体及沉淀污物。另外,对中小型液压系统,往往把泵装置和一些元件安装在油箱顶板上使液压系统结构紧凑。下面 大兰液压系统厂家跟大家介绍下油箱的分类。
油箱有总体式和分离式两种。总体式油箱与机械设备机体做在一起,利用机体空腔部分作为油箱。此种形式结构紧凑,各种漏油易于回收。但散热性差,易使邻近构件发生热变形,从而影响了机械设备精度,而且维修不方便,使机械设备复杂。
分离式油箱是一个单独的、与主机分开的装置,它布置灵活,维修保养方便,可减少油箱发热和液压振动对工作精度的影响,便于设计成通用化、系列化的产品,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一些小型液压设备,为了节省占地面积或者为了批量生产,常将液压泵与电动机装置及液压控制阀安装在分离油箱的顶部组成一体,称为液压站。
对大中型液压设备一般采用独立的分离油箱,即油箱与液压泵与电动机装置及液压控制阀分开放置。当液压泵与电动机装置安装在油箱侧面时,称为旁置式油箱当液压泵与电动机装置安装在油箱下面时,称为下置式油箱(高架油箱)。油箱多为白制。
油箱使用特点分类
油箱分开式油箱及闭式油箱两种。
开式油箱,使用最广泛。开式油箱密封后,内部液面通过空气过滤器与大气沟通。当液面上升时,空气过滤器排出多余空气。当液面下降时,给油箱内部补充空气,避免液压泵吸空。
闭式油箱,密封后,油箱内部液面与外界大气隔离。为防止液压泵吸空,通常闭式油箱内部预充一定压力的空气。
油箱使用特点分类
油箱可分为开式油箱和闭式油箱两种。
开式油箱,箱中液面与大气相通,在油箱盖上装有空气滤清器。开式油箱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液压系统普遍采用这种形式。
闭式油箱一般用于压力油箱,内充一定压力的惰性气体,充气压力可达0.05MPa。
如果按油箱的形状来分,还可分为矩形油箱和圆罐形油箱。
矩形油箱制造容易,箱上易于安放液压器件,所以被广泛采用。
圆罐形油箱强度高,重量轻,易于清扫,但制造较难,占地空间较大,在大型冶金设备中经常采用。
设计原则
(1) 油箱必须有足够大的容积。一方面尽可能地满足散热的要求,另一方面在液压系统停止工作时应能容纳系统中的所有工作介质,而工作时又能保持适当的液位。
(2) 吸油管及回油管应插入最低液面以下,以防止吸空和回油飞溅产生气泡。管口与箱底、箱壁距离一般不小于管径的3倍。吸油管可安装l00μm左右的网式或线隙式过滤器,安装位置要便于装卸和清洗过滤器。回油管口要斜切45°。角并面向箱壁,以防止回油冲击油箱底部的沉积物,同时也有利于散热。
(3) 吸油管和回油管之间的距离要尽可能地远些,之间应设置隔板,以加大液流循环的途径,这样能提高散热、分离空气及沉淀杂质的效果。隔板高度为液面高度的2/3~3/4。
(4) 为了保持油液清洁,油箱应有周边密封的盖板,盖板上装有空气滤清器,注油及通气一般都由一个空气滤清器来完成。为便于放油和清理,箱底要有一定的斜度,并在最低处设置放油阀。对于不易开盖的油箱,要设置清洗孔,以便于油箱内部的清理。
(5) 油箱底部应距地面l50mm以上,以便于搬运、放油和散热。在油箱的适当位置要设吊耳,以便吊运,还要设置液位计,以监视液位。
(6) 对油箱内表面的防腐处理要给予充分的注意。
常用的方法有:
1) 酸洗后磷化。适用于所有介质,但受酸洗磷化槽限制,油箱不能太大。
2) 喷丸后直接涂防锈油。适用于一般矿物油和合成液压油,不适合含水液压液。因不受处理条件限制,大型油箱较多采用此方法。
3) 喷砂后热喷涂氧化铝。适用于除水-乙二醇外的所有介质。
4) 喷砂后进行喷塑。适用于所有介质。但受烘干设备限制,油箱不能过大。考虑油箱内表面的防腐处理时,不但要顾及与介质的相容性,还要考虑处理后的可加工性、制造到投入使用之间的时间间隔以及经济性,条件允许时采用不锈钢制油箱是最理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