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续航里程与油箱内剩余油量成正比,里程减少,油量减少。但也不是完全精确的,为了行使安全,续航里程要小于油箱剩余油量。
油箱的容积是一定的,也就是说每次加满油以后油箱里的总油量都是相同的,那么按理说续航里程也应该是相同的。但实际中我们每次加满油以后仪表盘显示的续航里程却往往不一样,难道是加的油有问题吗其实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主要有这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1、误差
这包括加油站加油机的误差和汽车油表的误差。
根据国标规定,加油机最大误差不应该大于0.3%,假如加油站的加油机误差为负0.3%,你的油箱容积为65升,那么你加50升油就会少150毫升,按百公里油耗6升算,这125毫升油怎么也能跑个2.5公里。
其次是加油量的误差,油箱里有个通气口,当汽油液面堵住通气口时加油管里就会产生气阻,导致加油枪跳枪,这就代表油箱加满了。但是产生气阻到加油枪跳枪这个时间的快慢和油枪流速有关,油枪流速越快,产生气阻时跳枪的速度就越快。另外也不排除跳枪以后凑整多加的量。
最后就是油量表的误差了,因为汽车计算续航里程需要用到油箱剩余油量,而这个剩余油量是靠油表提供的。但是油表本身就是一个粗略的统计,做不到精确计量。你想啊,汽油是液体,汽车稍微一动油液就来回晃动,油表传感器也就跟着上下摆动,根本没办法准确测量。所以汽车在统计油量的时候都有一定的策略,比如根据油表波动幅度,选择相对平稳的时间内油表读数为依据,或者在车辆停止超过一定时间后按再次启动瞬间的油量来判断。但不管怎么计算,都不可能完全准确。
所以说行车电脑连油箱里的实际油量都无法做到精准统计,那么自然也就没办法精确计算出续航里程了。
2、续航里程计算方法
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你不考虑油耗,暴力驾驶一段时间,那么行车电脑显示的续航里程下降会非常快。比如你连续急加速急踩刹车,续航里程变成了100公里。这时候如果你用节油的方式驾驶,那么开几分钟后你会发现续航里程会高于100公里。
这原理很简单,行车电脑计算续航里程有两个参数,一个是油箱油量,另一个是当前油耗。
比如你在市区堵车,油耗为10升/百公里,油箱剩余油量粗略统计为50升,那行车电脑计算出来的续航里程就是500公里。等你驶出市区,进入快速路行驶了,油耗降低为6升/百公里,此时油箱剩下45升油了,续航里程却变为750公里了。
所以说续航里程只是一个参考,是根据当前剩余油量和当前车辆油耗计算出来的,由于剩余油量计算有误差,而且当前油耗也是一直在变化的,所以续航里程只能做个参考。
另外要注意这一点:实际续航里程虽然和表显续航里程有差异,但不同路况下差异也是有区别的。总结起来有以下两个特征。
(1)实际续航里程基本上都要大于表显续航里程,比如说仪表盘显示续航里程500公里,实际上可能还能跑550公里。因为数据精确度不够,厂家没办法给你精准计算,但计算结果又要保守一点,能少写也不敢多写,你想啊,表显续航里程为零,但车还有油,和表显续航10公里,而油耗尽了,哪种情况更容易引爆车主的愤怒值呢肯定是后者了。
(2)市区行驶续航里程的“虚头”普遍比高速行驶要大。也就是说市区行驶表显续航里程为500公里,实际上有可能够跑600公里。但是高速上显示续航里程500公里,那实际上可能最多跑550公里。这是因为市区行驶走走停停导致油耗偏高,所以实际续航里程就少了,等你开出市区,路况变好,油耗也下降了,续航里程就多了。而跑高速时油耗已经处于相对低的状态了,当前续航里程已经算是按照较低油耗计算出来的相对乐观的结果了,所以虚头就小了。
其实续航里程本身就不是特别可靠的,从原理上来说它就是在行车电脑里多了一段代码而已,这段代码通过剩余油量和当前油耗进行个除法运算就可以得到续航里程了,而剩余油量和当前油耗都是来回波动的,所以说续航里程看着玩玩还行,千万别过分依赖。
汽车续航里程与油箱的关系
油箱的大小往往和汽车的续航能力和能跑的里程成正比。
油箱容积越大加的汽油量也就越多,它的续航能力也就越强,在高速路途中跑的时间也就越久。
大部分经常跑长途,司机朋友都会选择油箱较大的车辆,这样可以省去经常加油不便。但是将油箱的汽油加得太满的话,容易增加大汽车的负担,这样车辆也是跑不快的。
不论是油箱大的汽车还是油箱小的汽车,只要汽车出自于正常商家,它的续航能力都不会太差,油箱太大的话,质量就会越来越多,还会进入供油的系统,时间一长还会对汽车造成损害。
如果个人对车辆十分爱惜的话,可以经常的清理油箱打扫汽车,这样也会减小汽车发动机的损伤,这样汽车的续航能力才会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