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
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拜李白诗笔所赐,即使一个人从未曾登临庐山,也早早地在脑海里植入了一条浩荡奔腾、如九天银河垂落凡间的壮观瀑布。
李白远望庐山瀑布,先从日光下庐山轻浮紫烟写起,继而临空将一条瀑布“悬挂”在陡峭的山壁。诗后两句用雄奇的想象与极致的夸张,将瀑布的气势、庐山的高拔写得令人如同亲临一般,给人以极深的印象。
“三千尺”“落九天”,诗语浪漫,想象飞扬,也只有诗仙的笔墨,才有这般风姿。
庐山瀑布
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如果说李白的诗后两句是对庐山瀑布的绝妙特写,那苏轼此诗的前两句则无异于是对庐山进行了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航拍”。横着看、侧着看,从远处看、近处看,所看到的庐山景象都有所不同。诗人没有停留在对庐山景象的描写中,而是从这现象中提炼出了一个道理。
苏轼这首诗不仅给我们留下了庐山多侧面的秀丽剪影,更将一个千古至理蕴含在庐山起起伏伏的曲线之中:人很多时候之所以无法看清事物的全貌,恰恰因为置身其中!跳出局限,方见全貌。
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居易这首诗诗名为《大林寺桃花》,令人容易忽略这是一首写在庐山的经典诗作。大林寺,古时在庐山大林峰,如今所在,已是一片汪洋。
这首诗写山中地形气候与平地之有不同,本以为春已离去,无处寻春,却在这山间古寺,找寻到了刚刚开放的一枝,塑造出一派似非人间的深山春景,意境深邃,令人难忘。寻春,探春,春其实总在不经意的地方,从未离去。
如果说桃花灼灼,那庐山大林寺的这一树,虽然开得最晚,却清丽、持久,饱含禅意。
桃花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
陶渊明为东晋浔阳柴桑人,即今江西九江人,他从彭泽县辞官归隐回乡后写下《饮酒》《归园田居》组诗,以及寄托其美好向往的《桃花源记》。
在这众多诗人所书写的庐山诗中,陶渊明所写的也容易忽略,因为他亦未在诗中提到庐山,而用“南山”。“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春天,他在此播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秋天,他在此采菊。
峰峦之间,云雾缭绕,飞鸟结伴,这悠然闲逸,恬淡自然,不染尘埃,亦是陶渊明为庐山书就的不灭印记。
庐山最有名的十首诗
李白《望庐山瀑布》,苏轼《题西林壁》,毛泽东《七律·登庐山》,白居易《大林寺桃花》,陶渊明《饮酒·其五》,白居易《庐山桂》,白居易《别草堂三绝句》,江为《瀑布》,李白《望庐山五老峰》,孟浩然《秀甲东南》。庐山屏蔽着江西的北大门,以 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
庐山最有名的十首诗
去过庐山的人都说那里很神秘,其实神秘本身就是一种美。这座山时常隐在云纱雾幔之中,难见其真颜,所以苏轼有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庐山占据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故而成为老族新贵们的休闲宝地,名士故居,贵人别墅也是比比皆是。很多文化名人都登过庐山,更不要说那些伟人。明太祖朱元璋也曾写过“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的诗篇,赞美庐山“路遥西北三千界,势压东南百万州。”
李白多次登临庐山,也留下了很多关于庐山的豪言壮语。金代的元好问就曾经在其《论诗三十首·十五 》 评价说:笔底银河落九天,何曾憔悴饭山前。世间东抹西涂手,枉着书生待鲁连。下面精选十首描写庐山的古诗,共同欣赏。
1、望庐山瀑布 李白 唐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题西林壁 苏轼 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庐山瀑布 徐凝 唐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4、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魏晋:谢灵运
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但欲掩昏旦,遂复经圆缺。
扪壁窥龙池,攀枝瞰乳穴。
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
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5、登庐山五老峰 唐 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6、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唐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 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 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 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 日暮空闻钟。
7、庐山独夜 唐 元稹
寒空五老雪, 斜月九江云。
钟声知何处 苍苍树里闻。
8、江上送客游庐山 唐 张 继
楚客自相送, 沾裳春水边。
晚来风信好, 并发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 云开瀑布泉。
惬心应在此, 佳句向谁传。
9、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唐 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10、锦绣谷 宋 王安石
还家一笑即芳晨,好与名山作主人。
邂逅五湖乘兴往,相邀锦绣谷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