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价值一般。
棕腹仙鹟饲养方法
繁殖季节主要栖息于海拔1200-2500米的阔叶林、竹林、针阔叶混交林和林缘灌丛中,尤其喜欢湿润而茂密的温带森林。冬季多下到低山和山脚地带,活动在山边和林缘灌丛与小树丛内,有时也到果园、耕地边和宅旁附近的小树林和灌丛中活动和觅食。
食性:主要以甲虫、蚂蚁、蛾、蚊、纳、蜂、蟋蟀等昆虫为食,也吃少量植物果实和种子。
习性:多在林下灌丛和下层树冠层中单独或成对活动。性较安静,常静静地停息在灌木或幼树枝上,当发现地上有昆虫时,则突然飞到地上捕食,有时也飞到空中捕食飞行性昆虫。
迁徙:棕腹仙鹟过去在中国被认为是夏候鸟。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通常营巢于陡岸岩坡洞穴中或石隙间,也在天然树洞中营巢。巢呈杯状,主要由苔藓构成,内垫细的须根。每窝产卵通常4枚,卵淡黄色或皮黄色、被有粉红褐色或淡红色斑点,尤以钝端较密,常在钝端形成一个环状。卵的大小为16-19mm×12.9-14.2mm。孵卵主要由雌鸟承担,雄鸟偶尔参与孵卵活动。雏鸟晚成性,孵化期12-13天,雌雄亲鸟共同育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