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冬831小麦全生育期238天左右,分蘖力一般,因此播种量通常宜高。株高75.5厘米左右,抗倒伏能力强,穗长方形,短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容重较高,只是后期熟相和籽粒饱满度一般。穗粒数34.7粒左右,平均千粒重39.2克。
对锈病、白粉病和黄矮病和蚜虫等病虫害抗性差。适宜山西省南部、陕西省咸阳和渭南、河南省旱肥地及河北省中南部、山东省旱地种植,一般在高肥水田块亩产1200斤以上,肥力差,管理不会田块一般在900斤左右,适宜播种期为10月5-20日,每亩播量一般需要15-25斤。
石冬831小麦品种介绍
冬性,生育期259天,比对照新冬33号晚熟3天,比对照新冬18号早熟1天。幼苗半匍匐,苗期越冬性好,长势好,叶色浓绿,茎叶有蜡粉,叶色深绿,旗叶挺直,分蘖力中等,单株成穗率1.2。株高83.7cm,茎秆粗壮,株型紧凑。穗长方形,白壳、长芒,小穗着生密度中穗长9.8cm,小穗数17.8个,结实小穗数17.1个,穗粒数51.6粒,单株粒重2.8g籽粒椭圆形,粒白色、角质、饱满度中
落粒性中,千粒重50.5g,容重790g/L。籽粒蛋白质16.9%,湿面筋39.0%,降落数值328s,面团形成时7.0min,面团稳定时间9.4min,弱化度69FU,面团最大拉伸阻力385EU,最大拉伸曲线面积73cm2,面团延伸性140mm,属中强筋小麦品种。高抗叶锈病,高抗白粉病抗倒伏,生长势好,稳产性好,适应范围广。
产量表现
2015年北疆冬小麦7个区域参试点上,平均产量为485.10㎏/667㎡,比对照新冬33号增产3.0%,5点增产,2点减产,居参试品系(种)第2位。2016年6个区域参试点上,与对照新冬18号比,4点增产,2点减产与对照新冬33号比,6点增产平均产量为496.1㎏/667㎡,比对照新冬18号增产16.0%,比对照新冬33号增产15.8%,居参试品系(种)第4位。2017年北疆冬小麦6个区域生产试验中,与对照新冬18号比,5点增产,1点减产,与对照新冬33号比,5点增产,1点减产6点平均产量为498.0㎏/667㎡,比对照新冬18号增产9.6%,比对照新冬33号增产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