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禹禅让的故事是怎样的

更新时间:02-02 综合 由 思君 分享

舜帝一直处心积虑除掉大禹,大禹唯有反抗安能自保,守护自己的族人,这样大禹就起义了,由于前些年到处奔走积累的势力以及民心所向,在一次次对战中不断取得胜利,最后击败舜帝,这就是我们后来知道的舜帝禅让帝位于大禹!

尧舜禹禅让的故事是怎样的

尧舜禹禅让,说的是上古时代华夏族的三个首领尧、舜、禹之间,以“让贤”的原则,依次传承“天子”职位的故事。

据《史记》记载,尧、舜、禹三人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华夏族的首领。当时的天子是部落联盟首领,实行民主推选制度产生。

尧舜禹

天子产生的流程是,首先由各部落的酋长召开会议,推举出下一任天子的继承人1名然后,由时任天子对其进行一段时间的考察获得其认可后,选定黄道吉日,禅让天子之位于此人。

传说在尧年老时,舜因为孝顺和有才德而被推举尧对舜考察了3年,认为其合格,才禅位于舜。舜老时,因禹治水有功,而禅位于他。尧、舜、禹禅让的事迹,被后世之人,尤其是儒家人士传为美谈。三人也因此与之前的炎黄二帝,及之后的周文王、孔孟等并称为圣人。

五帝像

不过对于尧、舜、禹禅让的真实性,历代都有学人表示怀疑。譬如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就认为,尧舜禹所谓的禅让实为逼让。

尧舜禹禅让的故事,无论其真假如何,作为历史事件,其代表了华夏民族在原始社会的尾声。

此后,华夏民族进入了更加高级的文明时代。

尧舜禹禅让的故事是怎样的

                     尧舜禹禅让的故事

  尧,号陶唐氏,是帝喾的儿子、黄帝的五世孙,居住在西部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县一带)。尧当上部落联盟的首领,和大家一样住茅草屋,吃糙米饭,煮野菜作汤,夏天披件粗麻衣,冬天只加块鹿皮御寒,衣服、鞋子不到破烂不堪绝不更换。老百姓拥护他,如爱“父母日月”一般。尧在位七十年后,年纪老了。他的儿子丹朱很粗野,好闹事。有人推荐丹朱继位,尧不同意。后来尧又召开部落联盟议事会议,讨论继承人的人选问题。大家都推举虞舜,说他是个德才兼备、很能干的人物。尧很高兴,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并考验了二十八年才将帝位禅让给舜。

   舜,号有虞氏,传说是颛顼的七世孙,距黄帝九世,生于诸冯 (在今山东省境内)。舜接位后,亲自耕田、打渔、制陶,深受大家爱戴。尧死后,舜虽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但天下诸侯不去尧子那里而去朝觐他有诉讼之事,也去找他讴歌者也去讴歌他,而不去讴歌尧子。反映了尧所举荐的继承人舜,确实是个贤能之人。他通过部落联盟会议,让八元管土地,八恺管教化,契管民事,伯益管山林川泽,伯夷管祭祀,皋陶作刑,完善了社会管理制度。他也仿照尧的样子召开继位人选会议,民主讨论。大家推举禹来做继承人。舜到晚年身体不好,依旧到南方各地去巡视,竟病死在苍梧(今湖南境内)的途中。舜死后,禹做了部落联盟的首领。

声明:关于《尧舜禹禅让的故事是怎样的》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all/15_6773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