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名字里的“字”代表成年后的尊重,通常与名相关联,多取其同义、近义词或延伸义。古人刚出生时,长辈会为其取名,成年后,为避免同辈之间直呼其名的尴尬,取字以示尊重。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三国人物关羽字云长,赵云字子龙等。
古人对名讳是非常讲究的,从出生到成人一般都会经历起名到取字这两个过程。男子尤其遵循这一制度。取字的做法最早源于商朝,后来的朝代逐渐沿袭并流行开来。我国是礼仪之邦,崇尚尊卑有序,以礼待人。古人对取名字的重视,也是一种文明程度的体现。晚辈成年之后,直呼对方之名就是一种不礼貌的表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名讳。同辈之间互称对方的字号,才显得礼数周到。当然,长辈对晚辈的称呼是不拘泥于此礼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