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守株待兔”。守株待兔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该成语一般比喻死守经验,不知变通。亦用以讽刺妄想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成语出处,《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运用示例,汉·王充《论衡·宣汉》:“以已至之瑞,效方来之应,犹守株待兔之蹊,藏身破罝之路也。”
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守株待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