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认为民国政府的五族划分较为不合理,于是开启了民族识别工作,最终,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中国确立了五十六个法定民族。
但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共计统计出四百多个民族,之所以到最终被认定五十六个民族,主要在于,在长达数十年的民族识别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发现,很多民众对于民族的观念认知不清楚,并不清楚自己属于什么民族,从而导致一个民族被上报、统计为多个,从而产生了有四百多个民族的错觉。
一般来说,划分一个民族,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
语言方面。如同汉人使用汉语,苗族人民使用苗语一样,语言是否相同,可以作为分别是否属于一个民族的标准之一
历史源流。在中国历史上,有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但由于长期和汉族人民生活,从而放弃使用原本语言而使用汉语。比如满族,基本上没有使用满语作为生活用语的群体,但由于历史问题,满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而存在
此外,还有因为信仰和生活习俗等标准,来作为确定族群和族群之间是否是一个民族的标准之一。
为什么要划分民族
划分民族有五个原因
1、划分民族是根据我国实际国情而定的
2、民族要素有四个,民族共同语言,民族共同地域,民族共同经济生活,民族共同心理素质
3、民族识别是指对一个民族成份的辨认,是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落实民族政策的一项基本工作。在旧中国,由于存在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许多少数民族的民族成份不能确定
4、 新中国后,自1950年起,由中央及地方民族事务机关组织科研队伍,对全国提出的400多个民族名称进行识别。加上原来已经公认的民族1983年共确认了55个少数民族成份
5、民族的划分有利于改变旧中国民族成份和族称混乱的状况,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有利和谐中华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