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经完整版全文

更新时间:02-01 综合 由 情の殇 分享

《鲁班经》的释文

凳不离三,门不离五,床不离七,棺不离八,桌不离九——《鲁班经》

从古至今,中国人讲究吉利,吉祥事、吉祥话、吉祥物,充满在中国文化的每一处空间。

不管是瓷器、工艺品,还是建筑,在每一个图景、每一处细节之中,我们都可感受到吉祥文化的无处不在。

所以,从古至今,讲究吉利的人们用谐音代替了这种吉祥意愿,喜欢把一些美好的愿望寄托在一些器物之上。

也许今天我们不再常见木匠这个行当,更别说这些流行于农村木匠口中的话了。

但在过去,木匠是个我们难以想象的火爆职业。

农村的木工可是一项体面的手艺活,因为那时候的家里都买不起家具,所以大多时候是请工匠制作。

其祖师爷鲁班不仅把精细的做工工艺流传下来,随着历史的发展,生活经验及世俗文化也影响着木匠们做活的规矩。

他们不仅考虑每种木材的材质特性,还考虑到不同器具使用场景及世俗常识。

而这句过去老木匠在传艺时经常说的 “ 凳不离三、门不离五、床不离七、棺不离八、桌不离九 ”,其实就是说的是这些器具的尺寸讲究。

大多取自谐音,寓意吉祥。

“ 凳不离三 ”

“ 凳不离三 ”,是指做长条木凳时长度的末尾一般要带一个 “ 三 ” 数,如二尺三、四尺三等。

取之 “ 桃园三结义 ” 的典故,“ 三 ” 有忠义的象征,寓意期盼坐在这条板凳上的是兄弟和朋友。

“ 门不离五 ”

“ 门不离五 ”,农村做门无论大小宽窄,其尺寸末尾数一般离不开 “ 五 ”,象征 “ 五福临门 ” 之意。

“ 床不离七 ”

“ 床不离七 ”,农村木匠量东西尺寸时,用的都是木匠尺,在丈量时都会在末尾留上七,如二尺七寸、三尺七、四尺五寸七。

不仅是尺寸,在床的结构上也离不开七。如穿樘是七根,床头靠背也是七根。

“ 床不离七 ” 的谐音是 “ 床不离妻 ”,有夫妻同床偕老之意。

还有一种寓意是有了这个 “ 七 ”,希望睡在床上的人不用担心独自一人,可以找到人生的另一半。

如今,很多人做床也是按照这个标准来定制尺寸,除了个别身高突出的人需要定制以外,这些尺寸已经满足了不同年龄不同家庭的需要。

声明:关于《鲁班经完整版全文》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all/15_6788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