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现存最早总结江南水稻的著作是《陈旉农书》。
2、《陈旉农书》是阐述中国宋代南方地域农事的综合性农书。陈旉以前的农书,多为北方黄河流域一带的农业经验总结,本书则为第一部反应南方水田农事的专著,本书在养牛和蚕桑部分也有详细的阐述,反应了中国古代农业科学技巧到宋代到达了新的程度。
3、作者陈旉在真州(今江苏省仪征市)西山隐居务农,于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七十四岁时写成此书,经处所官吏先后刊印流传。明代收入《永乐大典》,清代收入多种丛书。18世纪时传入日本。
我国现存最早总结
最早总结江南水稻的一部农书是《陈旉农书》。《陈旉农书》是论述中国宋代南方地区农事的综合性农书。陈旉以前的农书,多为北方黄河流域一带的农业经验总结,本书则为第一部反映南方水田农事的专着,本书在养牛和蚕桑部分也有详细的论述,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到宋代达到了新的水平。
水稻:
水稻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耕种与食用的历史都相当悠久。全世界有一半的人口食用稻,主要在亚洲、欧洲南部和热带美洲及非洲部分地区。稻的总产量占世界粮食作物产量第三位,低于玉米和小麦,但能维持较多人口的生活,所以联合国将2004年定为国际稻米年。中国古籍《宋史食货志》就曾经记载,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三路为种,择民田之高仰者莳之,盖旱稻也。……稻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小,不择地而生。但仍有争议,原因就在于学者怀疑以地区气候来论,占城稻有可能是水稻旱种,而非最早的旱稻。
我国现存最早总结
陈旉农书》是我国现存最早总结江南水稻地区栽培技术的一部农书,是论述中国宋代南方地区农事的综合性农书,全书3卷,共22篇,1.2万余字。该书上卷论述农田经营管理和水稻栽培,是全书重点所在,中卷叙说养牛和牛医,下卷阐述栽桑和养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