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厄就是厄运的意思,通俗来讲就是多磨难。
  厄,读音:è,意思如下:
  1.困苦灾难:厄运、困厄。
  2.阻隔受困:阻厄、厄于风雪、海轮厄于风浪。
  3.险要的地方:险厄。
  4.车辕前端架在马颈上的横木。
引证解释:
  一、木节。
  《说文》:“厄,科厄,木节也”。段玉裁注:“竹之卪曰节,木之卪曰科厄。”
  二、困苦:灾难。
  1.《玉篇·户部》:“戹,困也,灾也。亦作厄。”
  2.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二十二:“厄,困也。”
  3.《毂梁传·僖公二十二年》:“君子不推人危,不攻人厄。”
  三、为难迫害。
  1.《史记·季布栾欒布列传》:“两贤岂相戹(厄)哉!”
  2.明高旭《甘肃大旱灾感赋四首》之一:“天既灾於前,官复厄於後。”
  四、险要的地方。后作“阨”。
  《孙子·地形》:“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
  五、车辕前端架在马颈上的横木。后作“轭”。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县人得车厄也。”王先慎注:“厄,即轭之通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