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字头加甫加皿读什么

更新时间:02-01 综合 由 别弃我 分享

“簠”,现代汉语规范三级字,普通话读音为fǔ,最早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簠”的基本含义为古代祭祀时盛稻粱的器具。

笔顺 撇、横、点、撇、横、点、横、竖、横折、横、横、竖、点、竖、横折、竖、竖、横。

字源演变:“簠”,初见于金文中,形声字。“簠”是古代一种祭祀用的礼器,也用作盛米粮和食物。

“簠,黍稷圆器也。”最初金文外边是表示盛物的“筐”里边是不同地域的读音,或“古”或“夫”。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用字混乱,出现了多种写法,其中有竹字头,有金字旁,反映了“簠”的制作材料的多样性。

竹字头加甫加皿读什么

竹字头加甫加皿是汉字簠,拼音读fǔ

ㄈㄨˇ

笔顺演示

部首皿

笔画18

笔顺撇、横、点、撇、横、点、横、竖、横折、横、横、竖、点、竖、横折、竖、竖、横

结构上中下结构

现代汉语词典

簠fǔ

〈名〉

(1)(形声。从竹、从皿(表示与竹器有关),甫声。本义:古代盛食物的竹制方形器具) 同本义。

(2)又如:簠簋(古代祭祀燕享时,盛黍、稷、稻粱的器皿)簠簋不饬(簠簋,祭器名不饬,不整齐。比喻为官不廉洁)簠梁(盛在簠中的饭食)簠簋之风(指官吏贪财受贿的风气)

声明:关于《竹字头加甫加皿读什么》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all/15_6847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