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出使匈奴的时候,汉匈之间虽然没有大打出手,但关系也非常紧张(当然这事也是汉朝先挑起的,汉朝“汉使两使者,一吊单于,一吊右贤王,欲以乖其国”,也就是挑动匈奴分裂,匈奴当然要反击),到了“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的地步,也就是互相扣押使者。至于当时的且鞮侯单于登基时放还汉朝使节也并不是因为他对汉朝多么友好(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而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说白了只是权宜之计。在这种情况下,汉匈之间的和解其实相当脆弱,说白了就是双方严重缺乏互信,这也为苏武使团后来发生的事情埋下了祸根。
张胜此人可谓是糊涂到家,毫无大局观念和识人之明不说,甚至堪称毫无政治头脑。身为肩负两国友好使命的使节却私下勾结别国内部的叛乱分子,根本没有想过暴露失败之后自己能不能处理(事实上他处理不了才找的苏武)、后果有多么严重(外交官勾结别国内部叛乱势力的间谍行为放在今天最好的结局也就是驱逐出境,何况是古代呢)。而虞常身为汉朝人能投降匈奴现在又投降汉朝有几分真心、这场叛乱到底有几分成功把握等张胜都一概不问,还轻而易举地授人以柄(以货物与常),可见此人猪队友到了什么地步。在这种情况下,苏武就是王者也带不动啊(苏武根本不知道这件事,直到事情败露才知道)。
等到最后叛乱失败“虞常果引张胜”,站在当时单于的立场上,自己为了双方关系友好主动降低姿态,说“我儿子,安敢望汉天子,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还“尽归汉使路充国等”表达诚意,到最后换来的却是汉朝使节假友好之名行间谍之实,单于岂能不大为震怒在当时单于的眼中,苏武就是勾结匈奴内部叛徒进行颠覆活动的间谍(这种见不得人的事副使出面,正使在后操纵很正常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是苏武掷地有声的一句“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并“引佩刀自刺”自证清白,苏武很可能连北海牧羊的结局都不可得了(当然匈奴在明知苏武等人没有参加匈奴内部叛乱的情况下还扣押苏武是匈奴理亏)。
苏武出使的背景和原因
秦末汉初,北方匈奴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
文帝、景帝时代,汉王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
武帝时,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通过恩威兼施之策来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