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一定要注意座位顺序
这个规矩想必在其他省份也是存在的,毕竟我们中华文化就是讲究长幼有序、宾主之分的。在东北的酒桌上,一般主人要在门口的对面落座,宾客按照长幼的顺序依次挑选座位。大概率会喝酒的人都坐在了一起,小孩子们都坐在了一起。
第二个:说干杯时尽量要喝完
东北人豪爽的性格在喝酒的时候经常会干杯,要是敬你酒的时候说了句干杯的话,你还是尽量把酒杯中的酒都喝光,因为东北人还是比较看重这个。甚至不会因为你是女人而谦让你。
干杯的意思就是酒杯中喝完不要剩酒,可能这也表示了一种敬意和尊重,在东北人的心中,你干了他敬你的这杯酒,说明自己在你的心里很重要,很乐意交他这个朋友,也是给足了自己的面子。
第三个:不要在酒桌上招惹他们
东北人很在乎自己的名声,自尊心强烈,要是谁不小心在酒后惹恼了东北人,那你们这个朋友身份应该到此就结束了。喝酒之后本来身体各方面的神经质就会更加的敏感,这个时候你要是一不小心说错一句话,就可能点火了,借着酒精会越烧越烈。
在这里并不是说东北人酒后蛮不讲理的意思,只是说酒后更容易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与东北朋友出去喝酒,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然直接用语言怼你,你自己在面子上也过不去。
第四个:尽量不要迟到
相信大家都比较烦不守约定的人,明明到了约定的时间但是还迟迟不出现,就会让人感到不被重视,甚至会非常难过失落。即使你提前说了可能会迟到,但是也会让人感到不爽。
在跟东北朋友喝酒的时候,你迟到的话是要罚三杯酒才会放过你的,一般酒量不好的人喝完这三杯酒就歇菜了。之后再让你喝你就喝不下了,只会让大家更加扫兴。
东北人喝酒十大规矩
1.先说入座。酒桌上的宾主、长幼之分是不能马虎的。酒桌上,一般冲门口的位置是主人或者东家的(就是买单请客的人)。
2.宾主落座,开始倒酒。一般是白酒开始。现在基本上都是用酒盅的,碰上酒量好的,直接上大腕。入席后每位先满上这样的一杯,叫门前杯。
3.意思是让各位自扫门前雪。这杯酒是每位到场的人必喝的,不喝是对主人或者东家的不尊重。这第一杯酒当然要由主人带领大家喝。
4.主人一般要有一个开场白,客套一番,然后开整,这样大家在主人的带领下,边喝、边吃、边说话。凡是碰到杯子得都要喝干净,不然就是瞧不起人。
5.等主人带领大家满饮此杯,该轮到主陪发言了。同样是客套一番,也带领大家喝一杯酒。一般情况下,两杯酒下肚就在半斤以上,主客面红耳赤、脚下升云。
6.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
7.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过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最后,全家吃一顿素馅饺子,谓之“五更饺子”、“团圆饺子”。
8.在百十个饺子里,只有一个放有硬币,谓之吃到这个饺子的人,主一年诸事顺遂。在东北,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
9.“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东北俗话叫“ 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是“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
10.在江南,年前要预先做好新年米饭,盛放在竹箩中,上面放红橘、乌菱、荸荠等果品及元宝糕,插上松柏枝,叫做“年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