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海洋生态环境变化。海域水质的营养盐、pH值、水温等各种水文因子的变化为海星的生长繁殖提供了适宜的天然条件。海星繁殖力强大,成活率极低,但有研究表明,若海洋生态系统发生微小变化,造成海星幼体成活率提高,那么在几乎没有天敌的情况下,海星将极容易大量增加,海星从深海移动至浅海,致使海星在贝类养殖区迅速蔓延、暴发。
二是海星的摄食习性。海星具有向食物富集区聚集的习性,主要捕食双壳贝类、海胆、牡蛎和海葵等。胶州湾作为贝类养殖区域,其底播的牡蛎、蛤仔等为海星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为海星的大量繁殖提供了环境基础。有科研人员在贝类养殖区做过调查,养殖区内的海星往往很多,但养殖区外就特别少。2007年以及今年青岛海星暴发,几乎都是发生在养殖区。
三是天敌生物数量减少。由于受气候等因素影响,近海捕食海星卵及幼虫的鱼类数量锐减,为海星生物量的增长提供了可能。
海星泛滥原因
海星的爆发一般来讲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成体的聚集,因为养殖区的食物比较多,成体会从不同的地方迁移到养殖区里面去另外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在前一个生殖季节的时候,活下来的成体的海星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