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赐颜一锭金的意思和含义是闪出的光芒比金子还亮,于是人们消除了对颜回的误解,对他更敬重了
在了解这句话的意思之前,先来看一个故事。
据传说,在春秋时期孔子有一个门生,叫颜回,山东曲阜人。从十三岁开始便拜孔子为师,潜心研学。
据传说,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家乡开办私塾教学,招收了很多弟子,这些弟子当中就有非常著名的儒家代表,比如,孟子、颜回、曾子等等。
由于当时的人们都很贫穷,因此,私塾里经常出现丢失笔墨纸砚的现象,可每当孔子追问起是哪位弟子所偷时,大家便异口同声说是颜回所偷,因此,孔子经常批评颜回。但孔子发现,每当自己批评颜回偷窃时,颜回也不为自己辩解,只是依旧苦读诗书,本分做人。
对于颜回的这种表现,孔子感到有悖常理。一般情况下,即便是窃贼,在没有当场捉赃的情况下,也是要替自己辩解的,但颜回怎么不为自己辩解呢因此,孔子便暗地里对颜回进行了观察,通过仔细观察,孔子发现颜回不像是偷盗众弟子笔墨纸砚的人,于是便想出了一个办法。
在一次放学的路上,孔子用红纸封上一锭金子,并在红纸上写下了“天赐颜回一锭金”几个字,然后将这锭金子丢在了颜回回家的必经之路上,而孔子则躲在远处观察颜回的举动。可谁知当颜回看见这锭金子后,不但没有将金子装入口袋中,而且还用笔在包裹金子的红纸上加上了这么一句话:“外财不发命穷人”,然后将金子丢弃在路旁,并扬长而去。
孔子见状,对颜回的举动大为赞赏,同时,也把颜回的人品看得一清二楚。自此以后,谁再诬陷颜回偷盗别人的东西,孔子便会对谁严加惩治,同时,孔子还要求众弟子向颜回学习。
由于颜回品德高尚,再加上颜回勤奋好学,因此,颜回成为了中国儒家的四大代表之一。
以上所言就是这句俗语的来历。
其实,这句俗语的含义就是:凡是品行端正的人,都会懂得靠自力更生去创造财富,是不会贪图飞来之财的。因为这些“外财”不是自己创造的,不但靠不住,而且,还有可能因贪图“外财”使自己名誉扫地,甚至给自己带来祸端。
在历史上,有许多贪图“外财”的人,也许他们会因侥幸而获得了一笔“外财”,但因命中就不应该拥有这笔“外财”,而终究没有能够守住这笔“外财”,所以,有了“外财”还不如没有“外财”。
比如历史上的和珅,清朝满洲正红旗人,生员出身。因其办事干练而深得乾隆皇帝信赖,并被乾隆皇帝视为心腹,任命为军机大臣20多年。但和珅并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在担任军机大臣期间,擅弄职权,打压官员升迁,并大肆贪污受贿,可谓是罪行累累。最后在嘉庆四年,被嘉庆皇帝赐死,而且,将其贪污受贿的所有金银财宝悉数没收。这就是发“外财”的下场。因此,这句俗语的意义还是十分深远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