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三字帖见一品官为何叫三字帖

更新时间:02-03 综合 由 陌流兮 分享

1、“三字帖”原出处是来自孙中山求见张之洞的拜帖。张之洞所说的“三字帖”指的是“之洞兄”这三个,意思是嫌对方称呼的不恭敬。

清末名臣张之洞在任湖广总督期间,积极推行新政,孙中山对他极为推崇。一次,孙中山出洋回国,途经武昌,特到总督衙门求见。孙中山掏出自己那张只印有姓名、籍贯的名片来,在背面写上:“学者孙文求见之洞兄”字样,交门官递上去。张之洞一见好生不悦,心想一介儒生,竟然与一品大员称兄道弟,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不仅拒而不见,还在名片背面写了几句话退回。

孙中山一看,背面写着:“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孙中山明白,这是张之洞嫌他不恭在拿架子,不肯买账。血气方刚的孙中山来了个照“礼”回敬,在名片背面写上:“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做王侯”,再请门官送进去。张之洞一见,大为吃惊,立即吩咐迎见孙中山,并以大礼相待。

2、三字帖现在则演绎为一种封面文体名称,例如小说名,对方虐称,穿越小说中人物的绰号,等等。也指三种字体对照的毛笔练习字贴。

声明:关于《持三字帖见一品官为何叫三字帖》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3825271@qq.com
本文网址:http://www.25820.com/all/15_6919464.html